工程建设法规在线作业1
工程建设法规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3-23 15:10:30一、单选题 1. (5 分)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_____与招标人签订合同。 A. 由承担主要责任的公司 B. 分别 C. 推选 1 名代表 D. 共同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 分)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目的是_____。 A. 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B. 保证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 C. 保证工程环境质量和经济性 D. 保证工程使用安全和经济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5 分)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 3 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_____。 A. 延期以 1 次为限,不超过 3 个月 B. 延期以 2 次为限,每次不超过 3 个月 C. 延期以 1 次为限,不超过 6 个月 D. 延期以 2 次为限,每次不超过 1 个月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4. (5 分)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称为_____ 。 A. 行为 B. 事实 C. 事件 D. 法律事实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5 分)在没有法律和合同根据的情况下,损害他人利益而获得自身利益的行为称为_____。 A. 债 B. 不当得利 C. 侵权 D. 无因管理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6. (5 分)工程管理人员 _____,才能以建造师名义从事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 A. 要具有一级项目经理的资格,并担任过大型建设项目的项目经理 B. 不需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但必须经注册 C. 要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但不必经注册 D. 要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并经注册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5 分)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是安全生产的_____。 A. 目标 B. 前提 C. 核心 D. 保障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8. (5 分)法人必须要能够承担民事责任,其前提是_____。 A. 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 B.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C. 有固定的生产经菅场所 D. 依法成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9. (5 分)在下列内容中,属于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职权的是_____ 。 A. 批评控告权 B. 举报监督权 C. 依法行政处罚权 D. 紧急避险权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0. (5 分)法律规定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为 2 年。若某合同的诉讼时效进行到 16 个月时发生持续时间为 5 个月的中止事由,则该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还有_____。 A. 8 个月 B. 6 个月 C. 1 个月 D. 3 个月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多选题 1. (5 分)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_____。 A. 因故意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B. 免除或限制其未来责任的 C. 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D.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E. 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D,C,B 解析 2. (5 分)《建筑法 》规定,申请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具备的条件包括:_____ 。 A. 已委托监理 B. 已确定建筑施工企业 C. 已经办理用地批准手续 D. 建设资金落实 E. 拆迁完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C,D,B 解析 3. (5 分)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原则,要求_____要公开。 A. 中标的结果 B. 投标人的情况 C. 开标的程序、评标的标准和程序 D. 评标委员会成员 E. 招标活动的信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E,C,A 解析 4. (5 分)合同是否无效的确认权归_____。 A. 未违约的当事人一方 B. 仲裁机构 C. 当事人主管部门 D. 人民法院 E.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D,B 解析 5. (5 分)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以_____为主要内容。 A.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 B. 环境质量 C. 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 D. 相关的法律、法规 E. 相关的强制性措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工程建设法规 展开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6. (5 分)在下列情况中下,当事人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_____ 。 A.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 B.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C. 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D. 提供虚假情况 E.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