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新校区建设项目过程控制管理的措施
(2p)完善新校区建设项目过程控制管理的措施熊欣 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的高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扩招运动,学生入学数量急剧增加,短短十余年下来,在校生规模翻了好几倍甚至数十倍,老校区已经逐渐不能容纳这么多学生的教学与生活,新校区建设便被大多数学校提到纲领上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直到现在,新校区建设蔚然成风,有关新校区建设出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给学校机关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事实上,高校新校区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的经验和方法在里面,只要我们在各个环节对这些注意的问题掌控好,便可以很好的指导高校新校区的建设问题。章立制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做好或者做坏的标准,这个标准在基建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首先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或者管理文件,才能有效的指导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工作,很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都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学基建、修缮工程招标实施暂行办法》 、 《学招标活动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基建处用于指导相关文件的制定,制约了部分单位过于随意,项目掌控不严等问题的存在。行岗位责任制通过岗位责任制,不同的部门和员工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内容,确保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每一个科室,各个岗位有明确的责任,使得每一位管理人员都知道什么事情该干,什么事情不能干。本岗位的工作该干什么,该如何干,如果干不好有怎么样的后果。前的社会背景下,基建领域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不断得到加强,招投标工作是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的存在使得工程建设依法有序的健康进行。新校区建设应该依照《建筑法》 , 《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对所有具备招标的工程依法实施了工程招标,尽量的把准备工作做足,明确建设单位的资质,在政府有关部门监督下规范招标,然后依法签订合同。的形势、如何提高工程质量,不能单靠建造商一家,而是政府、业主、监理、承包商四位一体,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质量意识,确保工作质量从而达到落实工程质量。质量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到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施工结束,事事都是质量行为、时时都有质量发生、处处都有质量控制。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目前办学经费紧张,国家投入不足,建设资金靠贷款的情况下,造价控制越显重要。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有经验,教训也很多。一般来说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和结算阶段抓的比较紧,效果也比较显著,但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设计方面重视不够,吃亏不小,有的还无法弥补。造价集中反映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又形成和实现于各个阶段和环节,当然要在全过程中进行控制。造价问题是常抓常有, “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结算扯皮现象屡见不鲜。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营运阶段,每个阶段包含有若干环节和步骤,每个环节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控制着重在于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工程造价的高低在设计阶段己经基本确定,由于是隐性的,容易被忽视,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只不过是造价的具体体现,是显性的,容易引起重视。投资控制的重点应该在决策和设计阶段。土地利用、建设档次高低、建筑造型、结构选型、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材料选用、公摊面积等都是造价控制重要环节,都应该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取得较好的性价比和效价比为目标。我们在这些方面控制比较薄弱。有时也进行设计方案招标,招标要求相对简单,对设计方案选择不是技术论证,认真研究不多,缺少专家论证或方案设计人员进行优缺点说明,只是行政领导简单的看使用功能和造型,在一定的会议上行政通过而己。例如,新校区建设总体规划是在征地规划的基础上简单的修改,而当初的征地规划由于时间紧,学校的发展规划等尚未确定,作用仅仅是征地而已,规划无法符合实际。这个建设规划只是进行了功能划分,有些还不合理,没有统一或分区的建筑风格,土地浪费严重,师生意见较大。各个单体设计中,浪费现象严重。比如,我们在某高校新校区建设中调查发现,某实验楼桥架设计为防火桥架,本来是一座普通的实验楼房,使用方面没有特殊的防火要求,单使用防火桥架意义不大,改为普通桥架后节约了近 200 万元。其他方面无法弥补的设计浪费比比皆是。(决)(决)算控制控制着重点在竣工决算审查,是微观的算细账。采取的办法是由“三个层次”控制,用“四个百分之三”制约,以实现审计“零核减”为目标。三个层次控制,依次分别是监理、学校基建处、审计。承包人报送的决算先送第一层次的监理审核,监理工程师依据是招投标文件,合同,变更签证资料,材料认价证明,施工图,竣工图,现行预决算定额及其有关配套文件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第二层次的基建处在监理审核意见的基础上实行预算员、科长、主管处长的内部三级审核,和监理工程师审核依据相同,同时还要查看工程实际做法,只有图纸加文字资料和实际做法完全一致,才能进入决算。形成和承包人达成共识的决算后,报送最终的审计。由校内审计处或社会审计事务所完成第三层次的终审。为了确保决算真实准确,更多的维护学校利益,要求每个层次的参与人员都认真核算,实事求是,切实负责,并用“四个百分之三”不超过,对过程效果衡量和约束。当基建处的第一级预算员,审核监理工程师审核过的决算核减超过 3%时,视为监理的投资控制目标未达到,按合同约定进行相应的处罚;预算员的审核结果,当科长审核后核减超过 3%时,即预算员出现工作事故; 科长的审核结果,主管处长审核以后核减超过 3%时,即科长出现工作事故;主管处长审核结束,决算报送审计,当终审核减超过 3%时,即主管处长出现工作事故。标控制招标控制重点放在文件制定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上,招标文件对投标报价具有引导作用。在实行费率招标时,对竞争的“四项费率”实行“打擦边球”的“保底不封顶”优惠办法,作为低价竞争导向;按预算定额实行总价中标工程,定额允许计取差价的材料,或材料市场价格变化大,市场价格差距悬殊的材料,均指定报价,施工过程由甲方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商务标评审以标底下浮一定幅度后作为评标标准价,高于标准价的多扣分,低于基准价的少扣分;总目标是合理低价中标。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规则是招标人承担量的风险,投标人承担价的风险。清单量准确与否,对造价影响很大,如果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出入较大,投标人合理利用规则进行不平衡报价,就可能造成决算造价提高许多。我们实行双控清单工程量,即委托中介机构计算的同时,内部也进行计算,或中介机构编制的清单我们多点抽查。力求清单描述清楚,符合实际,数量准确无误。料控制甲方供应材料,招标文件指定单价材料,基本上以招标形式采购,个别材料或设备实行竞争性谈判确定价格。在满足技术要求,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材料招标全部实行低价中标,压缩了承包人采购材料的差价空间,降低了工程造价。更控制变更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常发生,虽然不同于进度、造价、质量的正常控制,却对进度、造价、质量影响很大。因此,也不可能通过正常的项目控制纠正其影响,应该有一套程序加强变更控制。很多高校这方面做得不太好,一是施工图设计比较不详尽,遗留的二次设计比较多二是中途功能变化、标准变化、个人喜好变化比较多;三是变更不规范,造成工程造价难以控制。例如某校科技信息楼,原设计为外语学院的语言实验室,工程快竣工时功能改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播音室,有些普通教室又要改为计算机房等,大、小演播室进行二次装修,灯光、音响、建声等专业设计和施工,造成浪费几百万元,工期延长近半年。证控制高校新校区对签证做法是,近年逐步实行了,监理初审、一科牵头、三科参与、共同负责。所有签证要求,承包人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监理初审,符合签证规定,可以签证的事项。再通知业主代表联系有关人员核实认证。此工作由施工技术科牵头,会同综合科、总工办、计财科(预算科)共同派人参与,一同实际量收,一同核查,准确无误后一同签字认可。多单位和很多方面,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单位之间良好沟通,在规范化的规章制度指引之下,控制好各个环节,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