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内部审计
(2p)高校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内部审计刘强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是指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参与和介入建设工程项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立项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各阶段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运用审查、控制、评价等方法,对其活动的合法性、适当性、有效性所进行的确认和评价,以促进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和有效改善建设工程管理,促进学校建设工程目标的实现。其中施工阶段是将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是最终形成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对内部审计工作而言,这一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目标的关键环节。此阶段开展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隐蔽工程的斟验、主要材料及设备的价格确认、工程进度款的拨付、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的认定以及索赔事项的核实等各环节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目的是促进施工过程规范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下面就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施工阶段的审计谈谈自己的理解。除了业务管理活动外,还有大量的技术性活动。而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审计工作的内容应定位在业务管理活动的层面,其主要任务是造价管理和控制,而造价以外的其他技术性活动,如施工技术等难以纳入审计的范畴。从高校内部工程管理分工来看,基建管理部门是学校建设工程的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中的质量、进度、造价以及安全等方面负全面责任。但把审计工作融入管理活动中,这就使审计成为管理活动和管理程序中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有利于审计作用的发挥,更能使监督更为有效。审计机构和人员要摆正位置,切实做到监督不越位,参与不干预,控制不替代,要认识到审计既是一种监督和控制,同时也是一种服务。高校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应用审计控制等方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适当、合理范围内,切实保证工程造价真实、合理,以保证建设工程物有所值,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提高建设资金投资效益,以及完善和规范高校建设工程的内部管理,防范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部审计依据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投标文件及与工程相关的专项合同、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及其相关资料、相关会议纪要等。要监控点基于规范管理、控制造价的目标,审计应在主要隐蔽工程勘验、主要材料及设备价格确认、工程进款拨付、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认定以及索赔事项核实等管理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和控制,为竣工阶段的结算审核打下良好基础。要隐蔽工程的勘验这是施工阶段一个内部审计重要的监控点之一,主要包括基础工程的土方开挖、结构等;预埋工程的各类管线、铁件等;屋面工程的防水、保温隔热等;装饰工程的基层;安装工程的材质、规格、安装方式等,主要是检查综合单价中的项目特征、工作内容是否发生改变,实际施工是否与图纸或变更相一致。这是一种监督和证实行为,目的是避免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保证工程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要材料及设备价格的确认这是施工阶段内部审计的重点,同时也是审计的难点。是防止施工单位以次充好、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其进场使用前和安装前,工程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审计机构应进行验收。主要是检查投标文件中已明确“厂家、规格、单价”的主要材料和设备是否与现场使用的相一致,不一致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更换或重新确认单价;对于没有明确“厂家、规格” ,只明确了单价的,进场前应由施工单位提供“厂家、规格、单价” ,工程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审计机构共同对价格进行核实,如实际价格低于投标价格较多,则应与施工单位重新确认价格;而对于暂估价的材料及设备,应由工程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组织招标或由工程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机构联合询价后共同确定。 程进度款的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也是施工阶段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之一。主要检查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月进度工程款是否真实、准确,是否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相符;工程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的真实性,并审核其计价方式是否与投标报价及施工合同要求一致,实物工程量、施工图纸、施工项目、施工合同、施工材料等是否发生变化,如发生变化均应在遵循主体合同的相关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洽商,并对工程进度款进行据实调整。且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设计变更价款等款项的认定方法及支付管理,审计中应严格遵照执行财政部、建设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 (财建[2004]369 号)中具体、明确的规定。计变更和施工签证的审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和使用功能的改变等,出现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更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程序上是否合理、合规、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对使用单位提出的变更或签证,应认真加以分析,确属需要进行的应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后实施;对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或签证,因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审计人员往往难以把握,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协助确认,对确属设计失误造成且带来投资费用增加的变更,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掌握索赔的证据;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或签证申请要严格审查,防止施工单位利用变更或签证增加工程造价。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变更或签证,应分析其提出的理由是否充分,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测算和筛选,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且应在变更或签证中明确发生的原因、位置、尺寸、数量、工程量计算式、时间等,且须经基建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四方签章确认后,方可作为竣工结算的依据。赔费用的认定工程索赔通常是指在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或者由于其他非自身因素而收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通过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要求的行为。工程索赔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维护各自权益的重要途径,因此也是审计必须关注并加以控制的重点。内部审计中应从索赔的依据、索赔的时效、索赔金额等入手,根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的约定,检查索赔事项发生的原因,索赔程序是否规范,索赔是否合法、价款是否合理。未经审计机构审核确认的索赔事项,在工程结算时应不予办理索赔款项的支付。此外,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实施建设项目,还应该注意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过失造成工期延误或费用增加的证据,为反索赔提出建议和证据,切实维护好学校的权益。(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纪委办监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