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城市街道褐色地带再设计
(2p)工业城市街道褐色地带再设计米姗一、工业城市街道褐色地带再设计的必要性目前,由于城市的创新发展和功能的转化,老工业区的改造与复兴,导致了大量工业建筑物、工业设施、工业用地等财产的闲置,被称为“褐色地带” 。本文界定的“城市褐色地带” (念系指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用于工业、仓储、交通运输业的,具有公认为历史文化和改造再利用意义的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地区,即狭义的产业景观,并非泛指所有历史上留下来的产业建筑以及近年来新建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或地区多以城市中的河道、铁路、道路作为纽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城市褐色地带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工业闲置财产是城市历史和文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对于褐色地带的再利用也在当今社会广泛地开展起来。目前,工业建筑和旧产区通过功能的转化形成了创意产业区和主题公园,相对而言,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的街道环境至今未能实现一个较好的效果或是形成一定的秩序,在城市中依然呈现着一种杂乱、无序、孤立的状态。而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亦即不可能同周围环境分开。换句话说,街道必定伴随着那里的建筑而存在。街道是母体,是城市的房间,是丰沃的土壤,也是培育的温床。完整的街道是协调的空间。街道褐色地带的再设计一旦实施,其效果是惊人。它可以缓解内外空间的视觉反差,真正形成城市褐色地带景观线,丰富城市公共空间形式、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并且通过对闲置工业元素的再利用来减少经济压力、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以及文化、资源的可持续。由此可见其意义的重大。 二、工业城市街道褐色地带再设计的方法研究介于文章上述街道褐色地带再设计的重要性,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业城市街道褐色地带再设计的方法和模式,用以应对日益多元化的城市工业景观需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很多闲置的工业空间通过功能的转化形成了创意产业区,比如 798 艺术中心和俞孔坚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街道也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内外空间密切衔接的重要部分,将其经过再设计发展成为“袖珍公园”这类城市公共休闲、娱乐空间的组成部分提供给人们,是又一类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的模式。以下几点是作者总结出来在街道褐色地带再设计过程的方法。工业元素的处理(一)削减和保留原真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第一手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思。原真性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设计遗产评定的一个标准,并且在 1994 年 11 月日本奈良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形成了与《世界遗产公约》相关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 。对于街道褐色地带中工业元素可以以原真性为指导原则进行再设计。大致可以通过三个形式对街道中工业遗产进行再设计。一是是保留原貌。从整体的角度来说,对街道褐色地带中所有的工业元素全部遗留下来,在改造后的街道褐色地带景观使不同年代的人感受跨越时空的情节。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对在工业历史上代表着当时新的结构、新的技术的个别工业元素遵循原真性原则整体保留,维持其原貌。二是局部保留。保留街道褐色地带中的典型、保存较好的工业元素局部,通过局部触动人们脑海潜在对传统工业的记忆和情感。三是闲置产区内工业元素的移入。将闲置产区内的部分工业元素以片段的形式移入室外街区景观中,提供给人们以前不可能接触和尝试的体验,丰富年轻人的经历,唤醒老年人的记忆和情感。(二)计师可以选择纯度较高的色彩,比如红、黄、蓝等,将街区景观内保留的闲置工业元素突出出来,改变原本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冰冷、模式化的工业印象,营造出放松、活跃的氛围。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主题的连续性,他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比如纹理、空间、形式等等。由于是街道褐色地带的设计,在颜色的运用上要考虑视觉上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可以选取同一色系不同亮度的颜色进行搭配,丰富街区景观颜色氛围。以对废弃材质进行循环利用,选择没有危害的、经过一定的处理可以用作新景观中的铺装或是公共设施,有效地解决了闲置工业财产的浪费和再设计时经济资源的节约,但并不完全要展示工业元素上锈迹斑斑的历史破旧感觉,可以结合现代设计材质,形成对比。另外还可以对废弃材质进行加工后运用,在加工时可以采用艺术化得手法,将废弃材质艺术化地处理为雕塑或是装置艺术呈现在人们面前,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出新的材质供景观设计中利用。态学家和工业学家之间的关系是可以通过大地艺术调和的。对于闲置工业元素进行资源的再利用, 它显示出来的文明失去的孤寂荒凉的气氛能够给人强烈深沉的感受,与大地艺术的主题十分相似。而且如果以这种方式对废弃地的利用的话,对环境的干预小,不会影响这块土地的生态恢复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人类工业废弃品的再利用除了保留“文明的痕迹”外,更让人们去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三)高科技的利用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应该注意的是我们选用的改造方式能否给街道带来新的活力,是否能成为吸引人流的因素。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中提到街道的设计方式要注意的是“增加活动者与观看者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只是将锈迹斑斑的工业构筑物原样的保留在路边,那么它最终会成为一种静态的风景逐渐被人们习以为常,之后则被人们所遗忘。我们需要赋予它们新的功能从而引发人的活动。当人们在环境中有了活动,这种动态的事物才会吸引它们驻足观看。 (四)生态环境的塑造对由于工业化生产而被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生态恢复,对改善土壤、水、植被、空气等使环境得到恢复。发展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和技术的进步,而是把它理解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和促进,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心理层面与价值系统的重建。旧有工业景观更新再利用就是在传承以往辉煌的工业文化的同时,对社会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社会精神财富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关注人的发展水平,保证足够的开放空间,满足人们的不同使用要求。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避免单纯地追求宏大的气势和英雄气概的现象。景观生态学强调生态斑块的合理分布,要因地制宜,将原有景观要素加以利用,强调城市生态激励;而自然分布状态的城市绿地本来旧有一种无序之美,只要我们在设计中能尊重它,加以适当的改造,就完全能创造出充满生态之美的城市景观。对造成危害的自然资源的处理可以通过二种手段来恢复,对于危害相对较小可以自己再生的植物,我们在再设计时给予其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而对于破坏较大自己无法恢复,要借以人工元素加以促进。(五)场所文化和精神的营造街道是城市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正如简•雅克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所述:“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它的存在的意义不亚于建筑、广场、公园等等。街道褐色地带所传达的工业历史文化,让人们自然地与场所产生空间的对话,人们在休闲体验的同时感受着场所营造出的精神食粮,这正是场所精神提倡的。我们应提倡这种文化氛围,尊重历史,保护工业遗产。三、结语在我国的工业城市中,由于传统工业的衰落产生了大量工业财产,并且逐渐成为了城市中的褐色地带。选取工业城市街道褐色地带作为研究点,不仅仅是由于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废弃工业财产的再利用,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并且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想对街道褐色地带再设计形成人们休闲、娱乐小空间,给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缓解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情感淡化现象。街道不仅仅只具有交通功能,还应该具备娱乐、休闲、乘凉等多形式的体验,此点将成为未来国内景观设计重视的对象之一。(作者单位:南开大学)